2)第11章 送上门来_吾家阿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成的人连题都不领,实在是过于放纵了。”

  “今天是哪几个府县应试?有没有哪个府县,经古一场,被你全数黜落出去的?”顾砚玩笑般笑问道。

  “今天是平江府。哼!就是有全数黜落的府县,那也是他们不争气,我可是铁面无私。”尉学政抬了抬下巴。

  “那是刚收上来的墨卷?我去看看。”顾砚说着,转身往大殿内摆放名册和墨卷的长案过去。

  幕僚迎上来,顾砚摆手示意不用管他,走到长案前,随手拿起份墨卷,仔细看了看,又拿了一份,放下,再拿一份,一边看一边慢慢往前,走到那摞名册前,拿起最上面一本,慢慢翻看。

  翻到第二本,顾砚看到了李学栋的姓名,后面的备注是昆山县。

  顾砚没有丝毫停顿,接着翻看,看完这本名册,又看完一本,放下,走回到尉学政身边。

  外面已经有了暮色,没交卷的,只有十来个号房了。

  “明天就放榜提复?这么多文章,能看完吗?”顾砚抖开折扇摇着,神情语调都极随意。

  “这哪有多少,明天辰正放榜,立刻就提复。

  “你阿娘说你从去年腊月里就闹着要南下,她也不知道你要干什么,你有什么打算?”尉学政从上往下将顾砚看了一遍。

  “舅舅点到这里做学政,我就是想过来跟着舅舅习学一二。”顾砚一脸认真。

  “又跟舅舅鬼扯!”尉学政根本不信。

  “今天晚上我就跟着舅舅阅卷,明天一早赶过来,接着跟在舅舅身边习学。”

  尉学政眉毛高抬,再次上上下下打量着顾砚,“你娘说你自从腊月里病过一场,就转性懂事儿了,这是真懂事儿了?”

  顾砚斜了尉学政一眼,没答话。

  ………………………………

  院试放榜之后是否提复,朝廷没有定例,由学政自定。

  之前两任学政都是随机抽数十人提复,当面提问一两句经文律例就过去了,今年这位尉学政会怎么样,可就没人知道了。

  李小囡不敢大意,和大阿姐一起,辰正前就赶到贡院门口,避在角落里,等着草案榜单挂出来。

  几个书吏敲着铜锣,将一大张桑皮纸张贴在贡院大门外的照壁上。

  等候的人群蜂涌而上。

  李小囡紧挨着李金珠,随着人流往前涌,站在人群外围,凝神听着杂乱的高声唱念。

  “三十七名商字桌……”

  这份草案榜单是按桌号出榜的,商是李小囡的桌号。

  李小囡用力拉了下李金珠,李金珠急忙看向李小囡,李小囡仰头看着李金珠,笑容绽放出来。

  离两人五六步,李文华胳膊揣在胸前,听的一脸茫然。

  “考完了再跟他讲。”李小囡瞄了眼李文华,低低说了句。

  “嗯!”李金珠也是这么想的,两人瞄着李文华,趁他不留意,挤进人群,在照壁后面等着提复入场。

  仪门里出来两个书吏,抖开一份名册,扬声喊桌号。

  李小囡松开李金珠的手,往仪门过去。

  厚厚一份名册,足足两百来人,进了大成门。

  李小囡走在庞大的提复队伍中间,慢慢调着呼吸。

  高先生交待过:要是草案上的人很多,又全部提复,那这提复,就是用来黜落人的,一定要小心。

  这一回没进号房,大成殿前摆着一排排的桌子,桌子也是以三字经为桌号,却不像号房那样以三字经为序,而是以草案榜单上的名次为序。

  李小囡坐到商字号桌子后。

  片刻,一声清脆的铜磬声后,尉学政的声音响起:“试题已经放在诸位桌子上,择一题即可,以一柱香为限,好了,拆题吧。”

  李小囡急忙拆开漆封,一共三张题纸:经论,史论,诗赋。

  李小囡毫不犹豫的选了经论,立刻就开始构思。

  书吏从桌子旁走过,收起了另外两张题纸。

  从李小囡进场起,顾砚就微微眯眼看着她。

  这小妮子胆子大了么,都敢冒名替考了,真是不得了!

  尉学政宣布开考后,顾砚下了台阶,在考场内慢慢走慢慢看着,踱向李小囡。

  请收藏:https://m.mg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