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4章 寻觅_漫步重生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挖掘速度,很快清理出一大片土层,眼前出现了一个金属的大门,两米高两米宽,生满了铁锈,门上一把大铁锁完全锈死。

  看来当年这个小型被服仓库等级不高,属于无人值守,估计当年rb关东军败退时派人将仓库门用土填埋后匆匆撤离。

  因为仓库等级不高,位置隐秘,附近荒无人烟等因素,所以多年不被人发现,至于小皮箱内的金条,始终是个迷。

  张子健举起钢铲一下就打断了铁锁,用钢铲别住门缝慢慢地撬开。

  嘎吱吱,尘封数十年的铁门被打开了,可是里面只有门口数米远能看清,再往里看去,里面深处洞壁两侧影影绰绰有一些架子,太深的地方根本看不清楚。

  他没有急于进去,而是等了一会,放放风,时间太久了,洞内空气不流通缺氧,因为不潮湿估计沼气之类的倒是没有。

  张子健点燃一个火把扔进洞口,再后退两步,等一会没有异常,火把依旧燃烧,也没有蛇和小动物出现,看来没有什么危险了。

  他这才进入了山洞,打开手电筒,仔细查看洞内的情况。

  山洞不大,高不到四米,宽不到十米,深度大约二十多米,洞内很干燥,附近没有水源,地势不低,很适合存放战备物资。

  洞壁的两侧是两层铁架子,上面整整齐齐码放着布包,随便打开一个,是黄色的关东军棉大衣,几十年后依然完好,感觉很厚实和保暖。

  他走到山洞的最里面,用手电筒从边角的铁架子开始仔细搜寻,果然在右侧最里面铁架下层发现了一个小皮箱,拎起来还挺沉。

  张子健拿起皮箱走到洞外,将皮箱放在地上,这个皮箱个头不大很像rb军队使用的公文包,淡黄色的纯牛皮制作非常结实,保存非常完好。

  他打开了皮箱的扣带,在洞外的阳光下只见满眼的金光闪耀,全部是十两一根的大黄鱼,整齐码放在箱子中。

  顺手拿起一个,沉甸甸的,上面打印有编号成色和重量,还有中央造币厂字样,看来都是民国时期的金条。

  民国金条如果是中央造币厂出品,当年是国内最好最值钱的金条,因为国民政府当年制造这一批金条的原材料是采用从美国进口的高纯度工业金锭熔炼的。

  现在看来估计是rb关东军某个军官当年掠夺抢劫的中国财物,不好随身携带,就利用职权临时藏在这个仓库里,准备找机会带回rb本土,可是后来他在战场上很可能被苏军打死了,没有机会带走这些黄金,估计也没有告诉别人知道此事,现在便宜张子健了。

  在民国期间十两的金条俗称大黄鱼,一两的称为小黄鱼,一直是中国民间最坚挺,最被认可的等价物。

  大黄鱼十两重,约等于3125克,小黄鱼1两重,约等于3125克。

  在抗日战争初期,三十枚到四十枚的现大洋才能换一条小黄鱼,战争持续的时间越长,黄金就越保值,价值就越高。

  请收藏:https://m.mg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