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零七章、连锁反应 7_时空之门161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戚元彪的建议在姚宗文看来很“有见地”。对于这一点,在明面上看那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不过,戚元彪提出让刚刚被挑选出来的一千个“样子兵”跟随调查团出动的建议,那是有深层次的原因的。他可不是真的出于什么好意。

  为什么我们总是说封建社会的人际关系问题很大呢。原因就在于,在封建社会中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在外部条件固化的情况下,封建社会的人很容易就会陷入到内斗消耗的桎梏中去。

  比如说,原本戚元彪才是姚宗文直辖部队的长官。可是因为在选兵理念上,戚元彪和他的老板姚宗文之间产生了冲突,这就让作为武官次要位置上的陈建业看到了机会。

  戚元彪之所以会被姚宗文夺走了统兵权,这和陈建业的挑唆是离不开的。

  戚元彪在京卫里,这种事情他见得多了。虽然戚元彪自己很不喜欢这种龌龊,但是不代表他不明白这里面的猫腻。所以说,戚元彪很快就从蛛丝马迹中发觉了陈建业在这件事里起到的作用。

  对于这个陈建业,戚元彪心里是相当的瞧不起的。原因不是别的。这个陈建业本来是万历年间的一个司礼监大佬的侄子。因为他的文化水平非常的有限,所以,即使他的叔叔是大明朝的顶级权力人物之一,但因为他本身的条件限制,也实在是没办法给他安排个好差事。

  很多现代人觉得,现代社会里的各种考试中的舞弊行为很严重。事实是,在古代社会里,无论是作为国家抡才大典的文官科举考试,还是负责选拔统兵武将的武举考试,两者中的各种舞弊现象都是非常的常见的。

  很多官二代官三代靠着自己的老爹或者爷爷考上了状元或者进士,这种事情在封建社会里是层出不穷的。要不怎么说,封建主义的东西比资本主义的东西更腐朽更落后呢。官二代、官三代,再加上利益集团,这些东西其实都是封建主义在中国肆虐的表现。

  陈建业就是一个典型的官二代,还是个中官(太监)二代。

  内廷的大佬们,不像作为外官的文官集团那么注重虚名,喜欢做些当婊︵子立牌坊的事情。所以,他们做起事情了更加的没有底线。这个陈建业因为文化上实在拿不出手,写自己的名字都困难,与文官科举彻底的绝缘。所以,他的大太监叔叔,就把他安排到了武举考试中。

  大明朝的武举考试,除了要考察考生的个人武艺之外,还要考察考生兵法策论的能力。结果,这个陈建业不仅在策论考试中是靠了枪手才通过的,在个人武艺的考核中,此君居然也是请人代考的。结果,这件事情,就成了京师社会,无论是官场还是民间的共同丑闻。

  戚元彪在京卫里,早就听说过此人的名头。原本想着这等人应

  请收藏:https://m.mg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