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五章、临时工高迎祥_时空之门161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637年四月,中华人民民主帝国完成了建国后的第一次人口普查。

  这次人口普查的结果让王书辉有点没有想到,截止到1637年二月,中华人民民主帝国的户籍录入人口已经达到一亿四千万人,和他原本推算的八千到九千万之间有很大的差距。

  不过一想到从1620年开始,复兴党先后控制了湖北全省、河南和陕西南部以及山东东部地区,这几个地区的四五千万人口在十数年的稳定粮食供应和超时代的医疗卫生条件下,发生了高速的增长也是一个比较正常的事情。

  要知道从新中国建立开始,因为国家对全中国婴幼儿和少年儿童的教育和抚养采取了全面或者部分买断的政策,甚至在一些地区出现了个别专门靠生孩子赚补贴为生的懒汉混账夫妻。正是因为这些人的存在,国家才制定了相应的《教育抚养法》,从法律的角度杜绝这种所谓的“吃儿女”的丑陋行径。

  按照新的《教育抚养法》规定,因为国家制定了完善的退休政策,承担起了全体国民的养老工作,所以从法律实施开始,国家将不再支付给父母教育补贴,而是对所有未成年少年儿童以及婴幼儿天然的获得教育抚养的权力。

  新的《教育抚养法》在一些后进地区(后占领地区)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动荡。不过在政府比较细致的解释和宣传的工作下,以及对部分冥顽不灵的“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头脑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的阶级敌人”的镇压产生的巨大威慑,新法律的推行工作在总体上还是比较顺利的。

  其实这个法律对于那些十多年前就开始生活在工业化社会中的老根据地人民群众来说,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已经是三级左右的技术工人或者同等级的职工了,对于他们这些每个月可以赚到三千元左右人民币的人来说,每年三百元的教育补贴确实仍旧是一笔钱,但也已经不再是一笔大钱了。

  而且这十年间,他们光负责生,不负责养,孩子从婴幼儿开始就由国家抚养、照顾和教育,他们作为父母只需要每个休息日去育婴院、幼儿园和初级少年军军营去看看孩子就行了。这样的日子,让他们相当的舒服。

  国家并没有阻断他们和自己的孩子之间的父母之情。但是国家却接过了对于夫妻来说最繁重最困难的对子女的抚养和教育工作。

  他们甚至根本就不需要为自己孩子的成长进行任何的付出。在孩子从学习阶段毕业的时候,他们还可以收获几个,能生的夫妻甚至可以收获十几个已经长大成人并且有工作有能力的成年子女。

  既不用履行作为父母的义务又不用承担作为作为父母的责任,还可以获得得到了国家全面教育和培养的子女,这种好事何乐

  请收藏:https://m.mg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