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五十七章 应天府尹的无奈_大明:寒门辅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应天,知府衙门。

  通判赵海迈过门槛,匆匆走入大堂,喊道:“府尹,大事不好。”

  府尹张遇林听闻动静,放下毛笔,将桌案上的文书合拢起来,平和地问:“赵同知,何事?”

  赵海看向张遇林,微微皱了皱眉。

  一张方脸透着坚毅,嘴角的胡须稀疏到只剩下了七八根,不过四十出头,胡须掉得如此厉害着实少见。

  张遇林为人方正,待人诚恳,性情温和,无论什么事都不急不缓,看他这样子,估计老婆和老娘一起掉河里,他都能在岸上思量出先救谁再跳下去。

  赵海顾不得擦去额头上的汗,快速说:“推官班休被刑部侍郎王中立带走了!”

  “刑部侍郎?”

  张遇林皱起眉头。

  虽说刑部是主管刑罚的最高衙署,可问题是,办案抓人总需要走个程序吧,一句话都不说,什么都不解释,直接抓应天府衙官员,这就有点过分了。

  “走,去刑部讨个说法!”

  张遇林起身,脸色阴沉。

  赵海走近前,伸手拦住,低着嗓音说:“听说检校在两日前已盯住了班休,刑部一声不响带走人,说不定背后有大案。”

  “检校?”

  张遇林打了个哆嗦。

  刑部介入,可能只是调查案件。

  现在连检校都参与了进来,那就不再是调查那么简单,毕竟检校是狗,养狗的人是皇帝。

  狗都放了出来,不咬出血来很难收场。

  “去打探下,班休犯了什么过错?”

  张遇林止住脚步。

  赵海从袖子里取出一份文书,双手递了过去:“府尹可还记得句容知县?”

  张遇林接过文书,点了点头:“自然记得,应天府没给他耕牛,他还专门写文书讨要,如此不识趣之人竟成了打虎知县,呵呵,依本官看,他不知从哪里弄来一只猛虎,就说除去了虎害,不过是搏名声,取巧罢了。”

  赵海凝重地说:“兴许此人真除了虎害。”

  张遇林见赵海认真,连忙打开文书,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杀气,文书中一连串的斩与发配充军,让张遇林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气。

  “这是判决文书,卷宗呢,为何不见卷宗送来?一个小小的县,竟一口气要斩杀如此多的人,到底是为何?”

  张遇林发现自己对句容一点都不了解。

  赵海有些郁闷地说:“我并没有看到句容送来的案情卷宗,问过下面的人,说是班休提走了卷宗。兴许,刑部将他抓走便与此有关。”

  张遇林命人去班休处找寻卷宗与文书,不久之后,吏员送来两份文书,皆是句容知县顾正臣所写。

  第一份文书,顾正臣请调句容往年案件卷宗。

  第二份文书,则是句容大案的卷宗简版,文末还添了一句“详情知悉刑部”。

  张遇林看过之后,走至桌案后坐了下来,沉思良久,皱眉道:“按理说,这件事应由应天知府查办,可

  请收藏:https://m.mg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