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三十章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_大明:寒门辅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祸从口出。

  顾正臣很清楚,不是自己的事别瞎叨叨,叨叨多了容易被刀掉身体的某个部分,除非为了心中的信念、坚持的信仰、生民苍生与江山社稷。

  土司的事也值得问?

  喊上百个人,砍几棵树喊几句口号就能闹事,在明代着实算不得什么心腹大患,这种事自然有人会处理,值得在这里开会研究嘛。

  胡惟庸也真是,将自己当作了官场菜鸟,认为自己年轻所以什么事都不懂,连“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僭越”这些道理都不知道?

  未免太小看自己了吧。

  胡惟庸看着顾正臣,呵呵笑了笑,侧身看了一眼朱元璋,然后说:“陛下也在这里,想听听你的看法,是对你的考校。”

  顾正臣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微微点了点头,抬手让顾正臣起身,然后说:“既然胡爱卿开了口,朕也想听听你如何想。”

  顾正臣看了一眼胡惟庸,对此人极是忌惮。

  后世很多人只关注了胡惟庸案,关注老胡带走了一批人,很多人不知道此人的可怕。

  胡惟庸是受宠的,这是真实存在的。

  要知道大明朝廷运作,皇帝之下最关键的就是中书省,所有官员与地方奏折(密奏除外)都需要集中到中书省,所有皇帝批复的奏折都需要经中书省下发。

  而此时掌控中书省的只有一个人,这个人正是胡惟庸!

  不管朱元璋是不是出于真心,但此时对胡惟庸的宠信无疑超出了任何朝臣。

  “爱卿”两个字在朱元璋口中不轻易出现,他擅长的是“尔等”、“汝等”。

  胡惟庸之所以能赢得朱元璋的宠信,成为大明洪武时期最大的权臣,靠的并不完全是揣摩圣意、溜须拍马,还有办实事。

  可以说胡惟庸是一个极有才干的大臣,其处理政务的能力非同小可!若非如此,朱元璋定不会放心将中书省交给他来打理,还是七年之久!

  顾正臣恭谨地看向朱元璋,正色道:“既然陛下开口,那臣斗胆说几句。”

  “但说无妨。”

  朱元璋面色平和。

  顾正臣细细思考,打了腹稿后徐徐道:“贵州谷峡剌向关土司作乱,当做两手准备。第一手,武力镇压与讨伐,以雷霆之势,毁其力量与根基,旨在警示其他土司,以下犯上,作乱地方不得善终。”

  朱元璋连连点头。

  这样才对,面对造反作乱,怎么都不可以手软,武力镇压是必然的事。若大明软绵绵地派人和谈招降,那其他土司看到了会怎么想?

  他们会想,原来对抗大明的后果竟是这样——没后果,还能捞到不少“招安”的好处,索性自己也造个反,混不下去再投降,左右都有好处不是。

  杀一儆百,才能最大程度上减少类似事发生。

  “第二手呢?”

  朱元璋问。

  顾正臣继续说:“至于这第二手,微臣以为,当明确

  请收藏:https://m.mg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