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三章 压镇诅咒?拜访开济_大明:寒门辅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在就有了十四楼?

  顾正臣还以为要等到洪武后期,不成想此时已然建成。

  按照胡大山的说法,这十四楼在开国不久就营造了,目的是:

  赚钱……

  需要说明清楚的是,老朱开的十四楼和棒子的基地村完全不一样,老朱是因为天下初定,手中握着一大批俘虏、罪囚,其中不乏妇人女子,如元朝乐人,不投降的元朝官员、将士妻女,因官员犯罪充入教坊司的妻女,此外还有一无所有、流离失所的丐户女子。

  对于教坊司、十四楼等娱乐场所,老朱下了规矩,文武官员、舍人、生员可以在宴请时召了乐妓助兴,但不能出入十四楼。

  粗暴点来理解,估计就是你可以点外卖,不能去店里。

  当然,官员需要记住了,她们都是纯洁的,卖艺不卖身,如果你觉得不花钱就不算卖,那丢的可不是她们的脸,而是自己的脑袋。

  友情提醒,官员也不可与她们坐在一起,轻则挨打,重则发配。

  当然,这是洪武初期的规定。

  偷偷摸摸的没被发现,也没人会揍你。

  顾正臣、梁家俊已经算是官身了,这个时候可不敢去轻烟楼里。

  “你不是来过京师,缘何连十四楼都不知晓?”

  梁家俊有些疑惑。

  顾正臣呵呵地苦笑,来过京师不假,但那个顾正臣是来赶考的,不是来旅游逛街的,路上全都问候朱熹大人去了,哪里有心思问京师的事,何况那一日进入金陵城是在后半夜,醒来都入城了,城外的事怎么可能知道。

  冻得跟个孙子一样站在考场外,结果老朱停罢科举,更没了游玩兴致,失魂落魄地回家,除了贡院和附近的客栈,顾正臣对京师可谓是一无所知。

  来都来了,自然要住到城内。

  一行人,重新租了小船,经军士盘查询问,进入水门。

  阴冷的气息扑面而来。

  顾正臣抬起头,看着水门上面的铁栅门,粗大的锁链盘在高处。行不多远,头顶的城墙上设有千斤闸。

  这些设计,皆是为了战时安全。

  通过水门,阳光明媚,扑出热闹的气息。

  沿秦淮河两岸皆有民居,街道之上更是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好个繁华。

  胡大山介绍着:“这一片区域是城中百姓、商户最集中之地。红纸廊、羊市桥、珠宝廊、打铁巷都在这里。日后想购置货物,可以来此处。”

  “胡兄的徽墨店铺设在何处?”

  顾正臣询问。

  胡大山呵呵笑了笑,指了指北面:“国子学南面,名为古月墨阁,日后但有所需,可来店里寻我。”

  顾正臣爽快地答应。

  热闹带来的欢喜,扫去了沿途以来的压抑。

  自滕县南下,经停多地,观览诸城,唯有这金陵称得上繁华。

  且不论其他因素,就这摩肩擦踵的人气,秦淮河上不断行进的舟船,连绵远处望不尽的人流,就说明此时

  请收藏:https://m.mg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