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四十一章 活死人之地_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85年,林正英以一部《僵尸先生》奠定了自己的宗师地位,而在17年前,一个美国人已经完成了相似的事情。

  这个人叫,乔治罗梅罗。

  话说西方的僵尸片,诞生于三十年代,起初的设定往往跟巫毒教有关,比如死人被唤醒,然后作为劳工去干一些繁重的体力活,极为无趣。

  但在1968年,罗梅罗凭借划时代的《活死人之夜》,一举成为了给此类型片立规矩的掌门人。譬如:

  他们没有任何的意识和思考能力,完全靠本能活动;

  他们喜欢吃人肉,以至于疯狂的袭击人类;

  他们会感染,被咬到就会变成同类;

  他们经常成群结队的缓慢前进,追杀活人,以造成观众的心理压迫。

  数十年来,几乎所有的僵尸片都以这些设定为准则,包括大量相关题材的游戏和动漫。单凭这枚功勋,即便罗梅罗的扑街烂片多得不计其数,仍然无损他的大师称号。

  而眼前的片子,叫《活死人之地》,是他僵尸三部曲之后的第四部。

  其实剧本早在十年前就有了,但没资金,拖到了现在才开拍。作为一名合格的B级片导演,缺钱是日常惯例,也没啥可悲伤的。

  唯独不爽的是,罗梅罗本想在匹兹堡取景,可制片人为了加拿大的优惠政策,执意要来多伦多拍摄。没办法,只好再造了一部分的匹兹堡,自然不能与原版相比。

  ……

  这里原本是个仓库,地方很大,到处是陈旧的钢铁架子。可现在,被布置成了一间地下俱乐部,足有五十多位群演正穿梭其中。

  露着半个胸部的兔女郎,端着托盘给客人送酒。戴眼镜的白人大叔,把一张小馅饼递给了络腮胡胖子。衣冠楚楚的老绅士,用手指挑了点粉末又抹进嘴里。红衣小妹在调酒,半*裸的女人则在后面的橱窗里跳舞……

  而场地中央,立着个大铁笼,两位扮演丧尸的演员在里边尽情嘶吼。

  这些群演,每一位都身份鲜明,不过呢,以上是有特写镜头的家伙们。至于那些充当背景板的可怜虫,只能在昏暗的灯光下走来走去。

  拍群体场景非常麻烦,给不了大镜头,一个画面一个画面的拍完,再往起剪辑。罗梅罗已经进了仓库,坐在导演椅上指挥若定,外面还有些零碎的戏份,由他的助手负责收尾。

  “嘿,你好像很紧张?”

  靠近门口处,副导演马特看着旁边那位抖得很厉害的胖子,不由问道。

  “紧张?当然!哦不不,我只是,这很让人兴奋不是么?”

  那胖子又矮又挫,戴着顶可笑的帽子,冷不丁被他吓了一跳。

  “我理解你,伙计!我见过很多人,他们比你更加疯狂,甚至有一个直接晕倒,丢掉了好不容易得到的机会。”

  “哦,那真是太可怜了。我做了两年演员,这是我第一个有台

  请收藏:https://m.mg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