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零七章 无法避开的气动弹性发散!(为李负卿盟主加更)_鹰掠九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次亲自见了左雪之后,这才真正动了收徒之心,立刻将左雪收下,纳入成飞体系,并按照接班人标准培养。

  接班!

  接下独属于成飞的旗帜和队伍,带领成飞继续前进,走向光辉与荣耀!

  搞了歼-20‘威龙’项目之后,功成名就的杨威,如今已是57岁,如同即将走向死亡倒计时的老年恒星一样。

  还有三年,他便六十,他已经老了。

  而左雪不一样,今年她才二十岁,科研道路刚刚开始。

  年轻,意味着无限可能。

  “老师,你说笑了,您是成飞的支柱,我还早,关于五代机我确实有一些想法,今天刚写了关于五代机研究的初稿。”左雪笑着回应一声,重新坐下,接着给出关于五代机项目的当前信息。

  电话里,杨威来了一丝兴趣,言语满是兴致,想要听听自己这位徒弟的意见:“哦?谈谈你的想法。”

  “我采用小展弦比无垂尾可变前掠翼气动布局,详细结构为近距耦合鸭翼+边条翼+可变前掠翼,最大前掠角40°,前掠角收回机体转变为楔形乘波体,亚跨音速阶段升力系数约为。”

  左雪看了一眼电脑屏幕内不断闪烁光标符号的Z-2战机论文初稿,向老师杨威告知关于Z-2五代机等基础参数和设计思路。

  电话另一头陷入沉默,随着左雪给出Z-2五代机的基础参数和信息,杨威倒是没反驳,静静思索,脑海根据一系列信息进行构思。

  沉默。

  话筒内陷入死一般的沉默。

  左雪拿着保密手机,鼻息平稳,面色自然,安静等待,尽管她知道自己提出的五代机设计思路有多么的惊世骇俗和离经叛道。

  嗯,是的,惊世骇俗和离经叛道。

  前者归结于Z-2第五代战机的气动基础参数,只要是稍微了解空气动力学方面知识的人,就能够懂得楔形乘波体和升力系数为的意义。

  别的不说,就拿当前世界两款最尖端的第四代战机举例,浑身光芒被誉为世界第一的F-22,升力系数约为,饱受争议和批评的歼-20‘威龙’,升力系数。

  两者之间,升力系数相差整整,几乎是一个阶层。

  小展弦比战机拥有升力系数,这是极其夸张且恐怖的气动性能参数。

  后者,根源在于可变前掠翼的思路,前掠翼气动设计性能极其优秀,远高于后掠翼和三角翼,可却有一个无法避免的致命问题——气动弹性发散。

  “你的思路非常大胆,这点我很满意,无垂尾可变前掠翼总体可行,符合五代机的高机动性要求和高隐身性要求。”

  这时,电话另一端传出杨威温和而自然的声音,正色道:“机翼前掠角40°,满足亚跨音速高机动和超音速机动性能,机翼前掠角减少收拢之后转变为楔形乘波体,可以实现5马赫以上高超音速飞行的气动要求,不过,关于前掠翼设计的气动弹性发散问题该如何解决?”

  气动弹性发散。

  这个涉及前掠翼领域永远无法避开的问题,该如何解决?

  PS:之前写错了,不是中距,是近距耦合鸭翼。

  请收藏:https://m.mg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