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善人_重生之大娱乐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谢谢祝位道友关心,留言挺多的,我就不一一回复了。在这简单说一下,孩子已经住院了,我弟弟和我爸在陪床,我和我老婆白天过去就行,我妈也在打针、吃药,孩子出院后我就送她去系统查一查。

  我家的破事就不说了,说说更新吧――先发一章,那章得稍晚点,正在码,我一定尽力保证更新!

  置地集团在华资集团眼中是什么?

  是一大块唐僧肉!

  当年,青洲英坭、和记黄埔、九龙仓等老牌英资公司相继被华资财团鲸吞之后,英资财团不可战胜的神话已彻底破灭。日益坐大、噬肥而食的华资大亨,开始虎视眈眈地转向下一个目标:置地公司。

  置地对华资地产商的诱惑是巨大的,它在香江经济的心脏中环银行区的黄金地段,拥有一个庞大的高级商厦组合,被誉为香江地产‘皇冠上的明珠’。控制了置地,才真正称得上香江地产界的‘王中之王’。

  三年前,市场上有关华资大亨收购置地的传言甚置尘上,有说李加诚正在收集置地的股票,有说李加诚正与包玉刚联手挑战置地,甚至宣称华资大户将直接收购怡和,透过怡和控制置地,种种传闻,不一而足。

  怡和与置地确实形势不妙――怡和尚在海外的经营中苦苦挣扎,盈利停滞不前,大股东凯瑟克家族仅持有约一成怡和股权,而怡和与怡和证券仅持有置地百分之二十左右的股权,置地股价大幅低於其资产净值,正是理想的捕猎目标。

  面对危局,怡和主席纽壁坚与置地常务董事兼总经理鲍富达当果断采取了怡和、置地两公司相互控股的方式巩固两个集团的股权。

  公平的说,纽壁坚与鲍富达这一手干得非常漂亮――相互控股,加上港府将上市公司控股权的定义从过去的百分之五十一修订为百分之三十五,怡和、置地两集团的控股权可谓是固若金汤,令觊觎已久的华资大亨难越雷池一步。

  不过――

  再强的防御也架不住从内部瓦解。

  巩固了集团控制权之后,纽壁坚与鲍富达重振对香江前景的信心,尤其是置地,在鲍富达的主持下,置地的投资策略作一百分十度的转变,罔顾当时香江地产繁荣时期已出现的一系列不利因素,大肆扩张,从一名保守、稳健的地产投资商迅速转变成一名活跃、冒进的地产发展商。

  当然,在这期间置地的盈利确实也在大幅增长――八零年,因出售金门大厦及九龙仓股票,置地年盈利高达六点一亿港币,比七九年度增长一倍。八一年,置地的年盈利增至十四点三亿港币,再比八零年度增长逾一倍。

  如此辉煌的成绩,更令以鲍富达为首的置地决策层放弃了一贯奉行的保守、稳健、持重的投资策略,转向冒进、急躁,投机。

  在短短两、三年时间

  请收藏:https://m.mg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