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2章 三姐赶到陈庙,说动张峰姥爷_我做生产队长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整个生产队就一个大姓,就是“陈”姓。

  有两个分支,据说这两支最早都是由阳城而来,是两家人陈姓人,

  他们搬来此地后,就在此建设房屋,繁衍后代,扩大村庄,慢慢发展成现在的规模。

  其中一支,人丁兴旺,人口众多,就是张峰姥爷这一支。

  张峰的姥爷,从他爷爷辈,就兄弟好几个,到他父亲辈,再到他这一辈,每一辈都是兄第姐妹很多。

  到张峰的舅舅,兄弟三人,姊妹四人,张峰的妈妈是老三,上面还有两个哥哥,下面一个弟弟。

  真是人丁兴旺,可谓是人多势大。

  可叹的是:他们家虽然人口众多,竟没有人读书,

  从上到下,好几辈人,全是文盲或半文盲,读的最好的,也只是小学毕业。

  像张峰的妈妈,字都不识一个。

  这应该是源于祖辈的观念,他们祖祖辈辈,都没有人重视读书学习。

  他们只重视了传宗接代,每一代都生好多个孩子,却从来不注意对孩子的培养。

  到了孩子十来岁能干活的时候,就让他们下地干活。

  包括张峰舅舅家的孩子,十来岁,比吴远中还要小几岁。

  同龄的孩子都还在上学,他们就已经早早的开始挣工分,挣口粮了。

  张峰领着他们进得村来,拐了两个弯,终于来到张峰的姥爷家。

  坐北朝南的两间普通草屋,东边一间应该是卧房,因为有双扇门。

  西边一间肯定是灶屋了,房顶上杵着一根烟囱。

  没有院墙,屋前的空地倒挺大。

  一东一西栽着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好像是柿树。

  正是日头稍稍偏西,枣树东边的阴影下,放着一把躺椅,一个老者躺在躺椅上,手里拿着一把蒲扇。

  但他明显没睡着,手里的蒲扇还一摇一摇的。

  张峰向三姐解释:“姥爷和姥姥都七十多岁了,但身体硬朗,偏偏喜欢自己住,不跟他几个舅舅住在一起。

  “几个舅舅全都成过家了,所以在这片老宅盖了两间屋,专门给两个老人住。”

  姥爷听到讲话声,睁开眼坐了起来。

  “姥爷”,张峰喊。

  “峰来了!”

  张峰姥爷又问:“这俩是谁呀?”

  张峰回答:“我们生产队的妇女主任,来找你有事。”

  张峰姥爷一听,埋怨张峰道:“干部来了你咋不早说?”

  三姐看他身体确实挺硬朗,眼不花,耳也不聋,年龄其实也算高寿了。

  赶紧想要站起来,三姐上前扶住了他说:

  “姥爷,你坐下就行,我就是有点事想找你了解了解。”

  张峰姥爷依言重新坐下,用手一指,朝张峰说:“去,上屋里,搬几把凳子出来。”

  张峰应声而去。

  张峰姥爷转头看了看三姐,赞赏道:“年纪轻轻,就当了干部,不简单。”

  说话间,张峰搬着两把凳子从屋里走了出来。

  后面跟着一个老年妇女,手

  请收藏:https://m.mg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